“妹夫,明天要不要我陪你一起去。”张大江说:“万一打起来,你也有个帮手。”
苏晚生本来没想到这一出,但这会儿想了想点头:“也行,再叫上我女婿,就算我那大哥二哥都上,也不是对手。”
苏立夏:……
感情苏晚生回去,就是为了打架的。
她摇摇头,也不管了,对家里四个大人说:“爸妈舅舅舅妈,你们快点吃了东西洗个澡早点睡觉吧,时间不早了,我去算账。”
苏立夏算账,大家都放心。
因为今天带去的都卖完了,也不用点货,直接算钱就行。
苏立夏先将钱按照面额的不同区分开,十元的面额一百块一捆,五块的五十元一捆,两块钱和一块钱的也是分开,十张一捆。
除了这些,还有五毛两毛一毛的,甚至还有一分两分五分的硬币。
面额太小,算的就比较繁琐。
不过苏立夏计算快,等四个人吃完饭洗完澡,苏立夏也将所有的钱都算了出来。
“三千一百零五十二块。”苏立夏报出总账。
虽然大家也不是第一次了,但每次算的时候还是被惊到了。
这只是一天,就算刨除成本,再分一下,还是很多。
卖衣服太赚钱了?
利润大,就算只是小摊位都能赚这么多,那开店呢?
“明天卖完衣服,后天就去羊城进货,这次咱们本钱多,一次多进一点,就不用在路上耽误时间了。”
说这话的不是苏晚生,而是张大江。
如今张大江慢慢也放开了,不像刚开始的时候那样拘谨。
很多事都是这样,未知让人恐惧,真接触了,就会发现没什么大不了的,一切都很简单,但第一步迈出去总是很艰难。
所以,那些敢于主动尝试新鲜事物的人,才是真的了不起。
去羊城一趟,如果不停留,来回都需要六天,有这六天时间,可以卖多少衣服?
耽搁一天,就是两三千块,就算不算成本,也是一千多块钱。
别说八十年代,就算是再过几十年,日收入达到一千多块,那也是一大笔钱。
苏晚生也想到这个问题:“要是我们分开,一边卖衣服一边去批发就好了。”
苏立夏道:“等咱们有店面了就可以这样,如果可以,找到固定合作批发商,每次换季的时候去一次,预定一些衣服款式,还可以根据衣服的销售情况,打电话调整进货量。
到时候我们人都可以不用去,让批发商直接用火车发货过来就行,这样还更安全,不过暂时咱们资金小,还是得自己去进货。”
她早就有了下一步的打算,当然这是在一切稳定发展,没有变故的情况下。
苏立夏是主心骨,这卖衣服,就是苏立夏走出的第一步,后面不管是挑选款式,还是卖衣服的技巧都没人能比得上。
就算现在,苏立夏在家里学习没跟着去卖衣服,但大家也都是听苏立夏的。
这话一出,纷纷看向苏晚生。
苏晚生尴尬的摸了摸自己的头,不说话了。
苏立夏道:“爸,我准备这次去羊城,把小满和俊松带去。”
“带他们去做什么,这火车票来回一趟可不便宜,再加上吃饭住宿,小一百一个人呢,咱们还得顾着。”苏晚生已经不反对苏立夏跟着一起去。
大概也是知道自己不靠谱,但对于要带上苏小满和张俊松,还是反对的。
张大江也赞同:“是啊立夏,就算多批发衣服,他们也扛不了货,有舅舅呢。”
“不是带他们扛货,是让他们见世面的。”苏立夏说:“咱们赚了钱,不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,不过是两百块而已,咱们现在花费的起。”
火车票单人去一趟要花二十五块多,来回就是五十块,再加上一路吃饭,算算也需要七八十,两个人就是翻倍。
这个时候出趟远门不仅是介绍信,钱也是个问题,普通工人一个月三十多块钱,那就是两个月的工资。
自然不舍得这个花费。
但现在他们一天能赚一千多的纯利润。
苏立夏这么做,主要是为了苏小满,但不好只带一个,自然是小哥两都带去。
她要让苏小满见见外面的世界,让他明白读书后,将来可以做人上人走到哪里都被人尊敬,不读书的后果只能做贩夫走卒进厂打工。
她做最后一次努力,若是不行,便也放弃了。
说到底,苏立夏换了芯子,才相处这么点时间,对苏小满生不出那种特别浓厚的姐弟感情,也不想做伏地魔。
如果苏小满还是这样,那她也只好尊重。
因为苏立夏说话有分量,最后张大江和苏晚生还是答应了。
说完了苏小满和张俊松,苏立夏又说未来的规划和打算。
“等再去一次羊城卖一批衣服回来,咱们就可以物色店铺了,最好是买下来,
第220章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